2012/11/04

美國 2012 總統大選(2)選制簡介

這是有關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二篇文章。之前一篇是歐巴馬與羅姆尼的簡介【1】。這一篇談選制。

美國總統選舉的制度,跟台灣的最大不同就是在經過全民投票 (popular votes) 之後不是直接加總看誰票數多,而是由各州的選舉人團 (electoral college),根據該州在全民投票中投票結果來投出選舉人票 (Electoral votes),最後將各州選舉人票加總來決定。

美國每一州依照人口比例形成相對配額的選舉人票。人口越多的州,選舉人票配額越多。最大的加州多達 55 張,超過全國 10 分之一。最少的幾個州每州只有 3 票。

選舉人團投票的方式是:在第一輪全民投票(11月6日),決定該州的選民投給那個候選人之後,這一州的選舉人團成員(Electors) 會在 12月17日 開會投票。半數的州有立法規定:選舉人投票一定要投給該州選民選出來的人。其他州則選舉人團的成員有權利決定投給任何候選人【2】,但如果成員選的不是該州選民決定的人選,將被視為違背民意,因此在美國歷史上選舉人團幾乎都是照州民的多數選擇。

於是這一州的所有的選舉人票票數都算成該候選人的票,形成『贏者全拿』的特殊現象(內華達州與緬因州除外,不過影響不大)。

缺點

這個選制一直被批評,因為(1)在某一州投輸的選民,他們的票數在第二輪選舉人票的計算上,被算成是支持對方候選人的,形成了票票不等值的不公平現象。

(2)對小黨極端不利。譬如保守的奧克拉荷馬州,一直是共和黨的地盤,今年到目前為止民主黨、共和黨支持率為 32%:63%,相差達 ~30%,投給民主黨等於投給共和黨,所以奧克拉荷馬的民主黨可以說是在投心酸的。被夾在兩大黨之間的小黨就更不用說了。

(3)可能會有這樣的結果:在全民投票總票數贏得對手的候選人,在最後選舉人票加總的時候卻輸掉了。美國 2000 大選就發生這樣的事,在普選贏得多數的民主黨候選人高爾,在選舉人票中敗給共和黨的小布希。我在本文後面的附錄中用一個假設性的簡單計算來示範這種可能性。

優點

但這種制度有什麼好處呢?我可以想到兩個:

(1)如果美國採取像台灣一樣一階段全民投票,那候選人算一算,只要幾個大州拿下,勝敗就決定了,這種情況下,候選人只要集中在幾個大州,在大州投下人力物力資源催出更多票就可以贏得選舉,而不會浪費資源去那些小州,因此大小州每經過一次選舉,受重視程度的差距就擴大一次。加了一層選舉人票的設計之後,可以防止大小州差距過大。

美國歷次選舉,如果是勢均力敵的話,就會有幾個中小型的州會變成影響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『搖擺州』,不少網友說要搬去那些州來選總統。目前搖擺中最關鍵的俄亥俄州,兩大黨資源全力投入奮戰,聽說在俄州克里夫蘭市的電視台廣告費是競選之前的 400 倍。

如果美國只採用全民直接投票,這些中小型的州恐怕永遠也不可能扮演這麼重要的角色;

(2)另外,我認為非常重要的,美國東北部正遭受超級大風災的侵襲。東北部是歐巴馬的大本營之一,如果該地區人民因為風災而受影響無法投票,歐巴馬損失的票將遠大於羅姆尼損失的票。因此如果光算全民投票的票數,歐巴馬將受很大的影響,甚至可能因此從贏家變成輸家。

但是因為是採用這個選舉人制度,該地區雖然受影響,但兩陣營比例不變或變化不多,只是投票率減少,那不管票數是 1000:100 或是投票率減少後的 100:10, 並不影響誰在那幾州出線,對最後結果不會有影響。

可見,這樣的設計,可以減少因為區域性的天然災害或人為陰謀而影響大選結果的機率。

選舉人票分佈圖

由於所有州的選舉人票總共有 538 票(有一個網站叫做 fivethirtyeight 【3】),如果是兩個候選人,除以二是 269,當選門檻是 270 票(有一個網站叫做 (270towin 【4】)。下圖顯示美國這次大選選舉人票分佈圖 (資料來源【4】):


慣例是以藍色(民主黨的歐巴馬)、紅色(共和黨的羅姆尼)分別代表,可以視為『藍營』『紅營』的對決。

圖中我把中間垂直幾個州,從北邊靠加拿大的北達科大州到南邊的德州標示出來。這一整塊是美國最保守的州,從 1980 年代到現在 30 年間都是保守的共和黨的天下。民主黨的鐵票區則在西部海岸線及東北部。

本文參考資料中【5,6】兩個網站有很完整的,從美國開國到現在每一次總統選舉的『選舉人票分佈圖』。

如果選舉人票選不出總統

最後談到:如果在選舉人投票時投出 269:269 的平盤,那應該怎麼辦。這篇文章【2】講到,在這種情形下,總統人選將由國會(參議院+眾議院)選出。國會有很多席次在這次總統大選中跟著改選,新的國會在 2013 年第一個禮拜就職後從兩人中選出新總統。

紅色暴行的隱憂

了解上述這些選舉制度與時程,對觀察美國選情發展相當重要。尤其這次選舉被稱為美國有史以來兩極對立最嚴重的選舉【7,8】。已經有不少人在擔心選後可能會發生暴動 【9,10】,就跟台灣今年大選前一樣,尤其是如果歐巴馬輸了全民投票但贏得選舉人票而當選連任(這種情形的機會非常大)的時候。

如前所述,這種情形在 2000 曾發生過,雙方競爭激烈,最後,輸掉全民投票的共和黨小布希,因為贏得選舉人票而當選。那個時候的民調顯示:兩黨支持者中,如果對方陣營勝出而不服輸的比例,民主黨有 1/3,但共和黨卻有超過半數不願服輸【10】(有沒有想到國民黨?)。

那個時候比較傳統的溫和共和黨已經如此,這幾年共和黨可說是已經被極端的偏激保守派把持,共和黨員選輸不服輸的比例恐怕要遠高於12年前的 50%。因此選後像國民黨在 2004 年選輸上街鬧事,還有還有紅杉軍盤踞街頭的戲碼,有可能在美國由共和黨來上演而造成『紅暴』(red range 【10】)。


附錄:

假設的例子來說明在美國選制下,『全民投票贏但卻輸掉選舉人票』的可能性。假設一個國家有 A,B 兩個州。

A 有 1000 人口,選舉人票 10票。
B 有 200 人口,選舉人票 2 票。

投票總票數 1200, 選舉人票總數 12。由 X,Y 兩人競選,拿到 7 票或以上者當選。假設投票結果:
全民投票選舉人票
XYXY
A50149910-
B10190-2
總計511689102
%43%57%83%17%

雖然 Y 在全民投票中拿到 57%,最後卻是 X 當選。在決定最後勝負的計算過程中,那些在 A 州投給 Y 的 499 票完全沒有被考慮. X 在 A 州中只拿了 ~50% 的票,卻掌握 100% 的選舉人票。結果造成:獲得全國 57% 選票的 Y,只獲得 17% 的選舉人票。換個角度看:全國 57% 的人口只享有 17% 的權力,而 43% 的人口卻享有 83% 的權力。

參考:

0 comments: